1 頁 (共 1 頁)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10:51 am
TCL
觀念平台-醫生這一行
2009-05-27 中國時報 【潘震澤】
 國內有關醫療的新聞一向不缺,最近則特別多:從留學波蘭的醫生學歷認證,到提議醫學院改制為學士後醫學系;從來訪的諾貝爾獎得主誇讚台灣健保制度,到病歷的中文化等,都引起大量討論與爭議。只不過正反雙方常各執一詞,少有交集。歸根究柢,乃是國人對醫生這一行的看法多有偏差造成。

 從日據時代台灣一流人才出路受限,醫生是少數躋身上流的選擇開始,到光復後幾十年來,醫學系一直是眾多考生的第一志願,在在養成了國內醫生的特殊地位,讓人難以平常心看待醫生這個行業;醫生本身也要比一般行業更難跳脫高人一等與本位主義的桎梏。

 由於僧多粥少,進不了國內醫學系就讀者,會跑到國外習醫,並不讓人訝異;連美國也不乏進不了本土醫學院的大學畢業生,跑到加勒比海各島國所開設的醫學院就讀。由於國外醫學院水準參差不齊,不論是為了保障國內醫學生的公平,或是就醫民眾的權益,主管機關的嚴謹把關,自是責無旁貸,而不能讓學藝不精的走後門者得逞。

 不過,國內醫學界也不能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國內醫學系一向是考入困難,畢業則不然;要想當掉個醫學生,並不容易,多數老師都會抬個手,再給一次機會。除了學業成績外,品行考核更是寬鬆。當年陽明創院院長韓偉把持道德高標準,學生如有作弊偷竊等行為,一律退學,但多年來也沒真正執行過幾回。因此國內醫學生在要求別人之餘,對自我要求也得高些。

 至於醫學系招收高中或大學畢業生孰優的問題,也是陳穀子爛芝麻;二十多年前,國內就有三所國立大學辦過學士後醫學系,但都以失敗告終,主要理由是一國兩制。如今若要走回頭路,就不能重蹈覆轍,二者只能取其一。現代人壽命夠長,學習年限多一年少一年影響不大;如果我們希望有在自然、人文、社會各方面訓練扎實的大學畢業生進入醫學院就讀,改弦更張勢在必行。學士後醫學系入學辦法裡,申請人的資料與面試,也會比如今的甄試,看出更多學生本身的特質與努力,而不只是出身與家世。

 近十多年來,全民健保的開辦、醫療糾紛的增多,以及某些醫療訴訟的判例,對醫界生態及醫生地位造成的衝擊,顯而易見。病歷中文化的要求,也是這波趨勢的產物。一方面,醫生的收入要看「業績」而定,等於高級勞工;再來,醫生與病人打官司也可能敗訴,而賠上大筆銀子。如果再加上學制更改,學子得念完大學才進得了醫學院,想必會嚇走更多意志不堅的學生。

 所謂危機即是轉機,上述改變要是能讓醫生這一行在國內「正常化」一些,未嘗不是好事。醫生確實是個擁有穩定收入的職業,也可以是個崇高的志業,有助人的快樂,也有終身學習的機會;但醫生也是辛苦的行業,投資報酬未必相符。想要賺大錢以及想要有生活品質的人,醫生這一行,其實並不適合你。

 (作者為生理學教授,科普作家)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11:20 am
wangdonny
兒子明年考,問我該選那一組?我當著他面前將全部的醫學藏書都交給資源回收,丟了!『除了醫學系,那一組都好』兒子默然................................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11:54 am
mhsing
wangdonny 寫:兒子明年考,問我該選那一組?我當著他面前將全部的醫學藏書都交給資源回收,丟了!『除了醫學系,那一組都好』兒子默然................................
wangdonny大似乎太偏激了
應該是跟兒子討論他的興趣啦
萬一小孩真的對醫有興趣
還是要鼓勵阿
雖然現實面是每況愈下 (窮) (窮)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11:54 am
leilani
TCL 寫:觀念平台-醫生這一行
2009-05-27 中國時報 【潘震澤】
 國內有關醫療的新聞一向不缺,最近則特別多:從留學波蘭的醫生學歷認證,到提議醫學院改制為學士後醫學系;從來訪的諾貝爾獎得主誇讚台灣健保制度,到病歷的中文化等,都引起大量討論與爭議。只不過正反雙方常各執一詞,少有交集。歸根究柢,乃是國人對醫生這一行的看法多有偏差造成。

 從日據時代台灣一流人才出路受限,醫生是少數躋身上流的選擇開始,到光復後幾十年來,醫學系一直是眾多考生的第一志願,在在養成了國內醫生的特殊地位,讓人難以平常心看待醫生這個行業;醫生本身也要比一般行業更難跳脫高人一等與本位主義的桎梏。

 由於僧多粥少,進不了國內醫學系就讀者,會跑到國外習醫,並不讓人訝異;連美國也不乏進不了本土醫學院的大學畢業生,跑到加勒比海各島國所開設的醫學院就讀。由於國外醫學院水準參差不齊,不論是為了保障國內醫學生的公平,或是就醫民眾的權益,主管機關的嚴謹把關,自是責無旁貸,而不能讓學藝不精的走後門者得逞。

 不過,國內醫學界也不能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國內醫學系一向是考入困難,畢業則不然;要想當掉個醫學生,並不容易,多數老師都會抬個手,再給一次機會。除了學業成績外,品行考核更是寬鬆。當年陽明創院院長韓偉把持道德高標準,學生如有作弊偷竊等行為,一律退學,但多年來也沒真正執行過幾回。因此國內醫學生在要求別人之餘,對自我要求也得高些。

 至於醫學系招收高中或大學畢業生孰優的問題,也是陳穀子爛芝麻;二十多年前,國內就有三所國立大學辦過學士後醫學系,但都以失敗告終,主要理由是一國兩制。如今若要走回頭路,就不能重蹈覆轍,二者只能取其一。現代人壽命夠長,學習年限多一年少一年影響不大;如果我們希望有在自然、人文、社會各方面訓練扎實的大學畢業生進入醫學院就讀,改弦更張勢在必行。學士後醫學系入學辦法裡,申請人的資料與面試,也會比如今的甄試,看出更多學生本身的特質與努力,而不只是出身與家世。

 近十多年來,全民健保的開辦、醫療糾紛的增多,以及某些醫療訴訟的判例,對醫界生態及醫生地位造成的衝擊,顯而易見。病歷中文化的要求,也是這波趨勢的產物。一方面,醫生的收入要看「業績」而定,等於高級勞工;再來,醫生與病人打官司也可能敗訴,而賠上大筆銀子。如果再加上學制更改,學子得念完大學才進得了醫學院,想必會嚇走更多意志不堅的學生。

 所謂危機即是轉機,上述改變要是能讓醫生這一行在國內「正常化」一些,未嘗不是好事。醫生確實是個擁有穩定收入的職業,也可以是個崇高的志業,有助人的快樂,也有終身學習的機會;但醫生也是辛苦的行業,投資報酬未必相符。想要賺大錢以及想要有生活品質的人,醫生這一行,其實並不適合你。

 (作者為生理學教授,科普作家)
小弟主張
醫師改"無給職"
更能讓醫生這一行在國內「正常化」一些
更會嚇走更多意志不堅的學生
也沒有學歷認證和大陸學歷的問題

(又是一個詛咒別人死的傢伙)

我的小孩不准唸醫學系+1000 (bingo)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12:10 pm
forester
我跟孩子說
依你現在的努力程度
是不可能考上醫學系的
也不用指望窮爸爸有錢讓你去波蘭"拿學歷"
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又肯努力
也別在台灣學醫行醫
自己想辦法去美國讀醫行醫吧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12:14 pm
ross
如果我的小孩有能力也有興趣
我不會拒絕他習醫
不過
我會徹底根他討論討論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12:24 pm
kathy
醫療糾紛的增多,以及某些醫療訴訟的判例,對醫界生態及醫生地位造成的衝擊,顯而易見。...
醫生與病人打官司也可能敗訴,而賠上大筆銀子。...
想必會嚇走更多意志不堅的學生。 ...
所謂危機即是轉機,上述改變要是能讓醫生這一行在國內「正
常化」一些,未嘗不是好事。
請恕我愚昧
這個人到底在說什麼啊?

他的意思是說
高風險 高負擔
收入與付出和風險顯不相當的科別 沒人要走
是因為醫學生意志不堅定?

同時
高風險 高負擔
收入與付出和風險顯不相當的科別 沒人要走
這樣子的現象是正常化?還是件好事?

閩南語講 "詛咒給別人死"
這篇文章可謂標準範例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12:28 pm
kathy
ross 寫:如果我的小孩有能力也有興趣
我不會拒絕他習醫
不過
我會徹底根他討論討論
ross大不要打我
如果他不但有能力也有興趣想行醫
還對重症或外科有興趣呢?



說真的
到外國行醫應該要列入考慮的選項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1:54 pm
herotopone
wangdonny 寫:兒子明年考,問我該選那一組?我當著他面前將全部的醫學藏書都交給資源回收,丟了!『除了醫學系,那一組都好』兒子默然................................
順其自然比較好 (水草舞) (水草舞) (水草舞)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3:23 pm
hsu
kathy 寫:
ross 寫:如果我的小孩有能力也有興趣
我不會拒絕他習醫
不過
我會徹底根他討論討論
ross大不要打我
如果他不但有能力也有興趣想行醫
還對重症或外科有興趣呢?



說真的
到外國行醫應該要列入考慮的選項
其實我是反對我的小孩走入這一行
雖然我老大才國一
但是似乎對生物健康等課程相當有興趣
如果她有興趣有能力
我並不會阻止
但是絕對不會誘導與鼓勵
一切順其自然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3:49 pm
鳴人
孩子想走醫科是不反對啦!...但真的要請他想清楚!
不然牙醫或生物科技,也都不錯啦!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4:02 pm
ross
kathy 寫:
ross 寫:如果我的小孩有能力也有興趣
我不會拒絕他習醫
不過
我會徹底根他討論討論
ross大不要打我
如果他不但有能力也有興趣想行醫
還對重症或外科有興趣呢?



說真的
到外國行醫應該要列入考慮的選項
他如果有能力且有興趣
我還是很高興啦
何況
我篤信人生以追求快樂為目的
能在自己有興趣的道路上終生追求
何嘗不是幸福一件
父母能做的
其實有限
我的眼界不高
能做的指導也有限
〝自己的良心善意,對別人而言不見得是好的〞

也只能順著自己的良心善意走
至於能不能接受
也要看他的心胸是否夠寬闊
兒孫自有兒孫福!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4:21 pm
mhsing
ross 寫:兒孫自有兒孫福!
+100
雖然我的小朋友才2歲
不過我想將來如果討論到這個問題
我會先跟他分析一下當時醫療的狀況
畢竟光興趣還是不能當飯吃
興趣跟現實能達到平衡才能長久 (壓力) (壓力)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4:43 pm
colonel
潘震澤
美國奧克蘭大學生理學教授

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jenntser/category/3929.html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4:48 pm
smallant
forester 寫:我跟孩子說
依你現在的努力程度
是不可能考上醫學系的
也不用指望窮爸爸有錢讓你去波蘭"拿學歷"
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又肯努力
也別在台灣學醫行醫
自己想辦法去美國讀醫行醫吧
+10000000000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4:57 pm
kcjeson
謝謝老天賜給我這個職業
至少讓我目前衣食無虞
也給我一些可以外展的根基
真的很謝謝老天讓我當醫師
謝謝
謝謝
至於兒子女兒要做甚麼
那是他們的選擇
只願將來他們也能和我一樣
謝謝他們的選擇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5:03 pm
taipeior
偶只想對偶的孩子說:
不管做什麼,走出台灣吧! (眼汪汪)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5:11 pm
colonel
TCL 寫:觀念平台-醫生這一行
2009-05-27 中國時報 【潘震澤】
....................
....................
....................
 所謂危機即是轉機,上述改變要是能讓醫生這一行在國內「正常化」一些,未嘗不是好事。醫生確實是個擁有穩定收入的職業,也可以是個崇高的志業,有助人的快樂,也有終身學習的機會;但醫生也是辛苦的行業,投資報酬未必相符。想要賺大錢以及想要有生活品質的人,醫生這一行,其實並不適合你。

 (作者為生理學教授,科普作家)
翻譯成更白話一點:

醫生確實是個擁有穩定收入的職業………… 穩定收入逐漸減少的職業

也可以是個崇高的志業……………想賺錢就褻瀆這個行業

也有終身學習的機會…………….每年要花大筆規費, 還有機會學習別的行業所沒有的,特地為醫師準備的倫理課程 ( exclusive for doctors!!)

投資報酬未必相符……………根本是報酬與風險不成比例

想要賺大錢以及想要有生活品質的人,醫生這一行,其實並不適合你……………如果您想要的是很糟的生活品質和賺小錢,就來當醫生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6:25 pm
beltfish
再學校時
老師總是說
不要做一行怨一行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今天了解了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6:43 pm
forester
beltfish 寫:再學校時
老師總是說
不要做一行怨一行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今天了解了
藥師跟我說過一件事:
他的公務員朋友說醫生賺太多
不符社會正義
藥師反問他朋友
你一週工作四十小時
我老板一週工時是你的兩倍
為何要跟你領差不多才叫公平
那你再去兼一份一樣的工作
收入跟我老板大概也相去不遠
他的朋友只說
瘋子才工作那麼久 (阿飄) (阿飄) (阿飄)
(我是瘋子我是瘋子我是瘋子我是瘋子我是瘋子)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8:21 pm
Nathant
colonel 寫: 翻譯成更白話一點:

醫生確實是個擁有穩定收入的職業………… 穩定收入逐漸減少的職業

也可以是個崇高的志業……………想賺錢就褻瀆這個行業

也有終身學習的機會…………….每年要花大筆規費, 還有機會學習別的行業所沒有的,特地為醫師準備的倫理課程 ( exclusive for doctors!!)

投資報酬未必相符……………根本是報酬與風險不成比例
(GOODJOB) (GOODJOB) (GOODJOB)
colonel 寫: 想要賺大錢以及想要有生活品質的人,醫生這一行,其實並不適合你……………如果您想要的是很糟的生活品質和賺小錢,就來當醫生
要再加上還有醫療糾紛賠大錢的可能性 ! (阿飄)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8:32 pm
Nathant
taipeior 寫:偶只想對偶的孩子說:
不管做什麼,走出台灣吧! (眼汪汪)
+1 (嘆息) (遠目)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7, 2009 11:18 pm
beltfish
偶只想對偶的孩子說:
不管做什麼,留在台灣吧!
留在台灣
有真心愛你的人
有你真正關心的事
有你真正愛的食物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四 5月 28, 2009 8:15 am
ross
beltfish 寫:偶只想對偶的孩子說:
不管做什麼,留在台灣吧!
留在台灣
有真心愛你的人
有你真正關心的事
有你真正愛的食物
+1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何曾足以少留!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四 5月 28, 2009 10:21 am
Nathant
ross 寫:
beltfish 寫:偶只想對偶的孩子說:
不管做什麼,留在台灣吧!
留在台灣
有真心愛你的人
有你真正關心的事
有你真正愛的食物
+1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何曾足以少留!
慚愧......... (搞自閉)
感動 (眼汪汪)
您們讓我覺得,台灣的未來還有那麼一點點希望... (高處不勝寒)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四 5月 28, 2009 10:37 am
TSGHCGH
 

小弟主張
醫師改"無給職"更能讓醫生這一行在國內「正常化」一些
更會嚇走更多意志不堅的學生
也沒有學歷認證和大陸學歷的問題

(又是一個詛咒別人死的傢伙)

我的小孩不准唸醫學系+1000 (bingo)[/quo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照目前台灣的狀況, 我也贊成醫師改"無給職 " !! (omg) (omg) (omg) (omg) (omg) (omg) (omg) (omg) (omg) (omg)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四 5月 28, 2009 10:42 am
forester
TSGHCGH 寫: 

小弟主張
醫師改"無給職"更能讓醫生這一行在國內「正常化」一些
更會嚇走更多意志不堅的學生
也沒有學歷認證和大陸學歷的問題

(又是一個詛咒別人死的傢伙)

我的小孩不准唸醫學系+1000 (bing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照目前台灣的狀況, 我也贊成醫師改"無給職 " !! (omg) (omg) (omg) (omg) (omg) (omg) (omg) (omg) (omg) (omg)[/quote]
我主張
全台灣各行各業均改為"無給職"
人人都犧牲奉獻
天啊
這是共產世界
大同世界
還是烏托邦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四 5月 28, 2009 10:56 am
kcjeson
Nathant 寫:
ross 寫:
beltfish 寫:偶只想對偶的孩子說:
不管做什麼,留在台灣吧!
留在台灣
有真心愛你的人
有你真正關心的事
有你真正愛的食物
+1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何曾足以少留!
慚愧......... (搞自閉)
感動 (眼汪汪)
您們讓我覺得,台灣的未來還有那麼一點點希望... (高處不勝寒)
小孩的世界是他們自己去創造
那是他們的世界
不是我的
上面所說的都可以再創造
沒有絕對
真正這兩個字是自己賦予的意義
既然是賦予的
隨時都可賦予其他不同的事物
所提沒有好惡
只是順道的感想
我只希望孩子能待在一個以人民為主的國家
而不是把人民當人看的國家
如果他們選擇和我的希望不同
我也是會祝福他們
因為那是他們的選擇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五 5月 29, 2009 6:59 pm
cwhung
colonel 寫:潘震澤
美國奧克蘭大學生理學教授
這個人有沒有興趣談一談美國醫師的工作時間及收入?

Re: 醫生這一行

發表於 : 週五 5月 29, 2009 11:31 pm
TCL
[所謂危機即是轉機,上述改變要是能讓醫生這一行在國內「正常化」一些,未嘗不是好事。醫生確實是個擁有穩定收入的職業,也可以是個崇高的志業,有助人的快樂,也有終身學習的機會;但醫生也是辛苦的行業,投資報酬未必相符。想要賺大錢以及想要有生活品質的人,醫生這一行,其實並不適合你。 ]

「正常化」打上引號顯然認為是非正常的「正常化」. 但說好事一樁, 則讓許多醫生不以為然. 也許作者並非醫師不了解他所謂的危機已讓醫界科別生態產生嚴重扭曲, 讓醫師向低風險高報酬的科別傾斜 . 這絕非好事一樁.

若指的是讓想賺錢又想要有生活品質的人,遠離醫生這一行倒是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