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10:12 am
				由 joelin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10:15 am
				由 jy5358
				又是胰臟癌 
 
RIP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10:18 am
				由 newshine
				R.I.P.
說到胰臟癌
日劇白色巨塔的男主角也是這個病過世的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10:26 am
				由 DR.5
				RIP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10:53 am
				由 forester
				RIP
一個病人跟我說
附近有個醫師得了胰臟癌
他問我
為什麼醫生反而都不注重身體檢查
 
  
  
 
難不成要每年照正子 ?
 (怕怕)  (怕怕)  (怕怕)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4:42 pm
				由 smallant
				R.I.P.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5:40 pm
				由 sephy
				newshine 寫:R.I.P.
說到胰臟癌
日劇白色巨塔的男主角也是這個病過世的
記得是肺癌(はいがん)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6:16 pm
				由 april_dr
				RIP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6:44 pm
				由 DrHead
				R.I.P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7:12 pm
				由 newshine
				sephy 寫:newshine 寫:R.I.P.
說到胰臟癌
日劇白色巨塔的男主角也是這個病過世的
記得是肺癌(はいがん)
 
我沒寫清楚
2019年版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7:49 pm
				由 min
				R.I.P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7:53 pm
				由 Einstein
				forester 寫:RIP
一個病人跟我說
附近有個醫師得了胰臟癌
他問我
為什麼醫生反而都不注重身體檢查
 
  
  
 
難不成要每年照正子 ?
 (怕怕)  (怕怕)  (怕怕)
 
+1 yes,建議一定年紀例如65歲以上每年照正子至少一次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7, 2020 11:30 pm
				由 flankkimo
				R.I.P.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二 9月 08, 2020 6:58 am
				由 現代仁醫
				R.I.P.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二 9月 08, 2020 2:31 pm
				由 cchic
				RIP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五 9月 11, 2020 11:29 am
				由 purekboy
				看過幾個胰臟癌的F-18 FDG PET/CT影像,對FDG的攝取都不是很明顯,另外依照經驗,病灶太小的,會受限於PET/CT解析度而不好判讀
			 
			
					
				Re: 醫療奉獻獎醫師吳輝雄癌逝
				發表於 : 週五 9月 11, 2020 4:43 pm
				由 jy5358
				purekboy 寫:看過幾個胰臟癌的F-18 FDG PET/CT影像,對FDG的攝取都不是很明顯,另外依照經驗,病灶太小的,會受限於PET/CT解析度而不好判讀
有biomarker可以利用嗎?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