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存量」遠遠不夠:護理危機的解方,在於鬆綁「增量」的勇氣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頭像
mustela
V1
V1
文章: 1283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06 9:26 am
表達感謝: 1 次
擁有感謝: 46 次

激活「存量」遠遠不夠:護理危機的解方,在於鬆綁「增量」的勇氣

文章 mustela »

3333.jpg
激活「存量」遠遠不夠:護理危機的解方,在於鬆綁「增量」的勇氣

金蓋紅

行政院公報擬開放護理師登記於「護理師公會」。草案中「人力整備」一詞,承認了護理人力已進入「動員」的緊急狀態。

此舉是為「活化存量」(已持照卻離開者)。然而,這一步太過膽怯。面對少子化與高離職率,問題在於「增量」根本進不來。

非常時期,需有非常辦法。我們曾有過衛生兵轉軍醫的先例,證明危機下,僵化的制度必須為現實服務。

政府既然承認需要「整備」,就必須誠實面對「增量」問題。我們一邊討論高風險的外勞護理師,一邊卻任由國內「只差一哩路」的準護理師人力流失。

「動員存量」是必要,但「鬆綁增量」更務實。

政府的思維不應停在「執業登記」鬆綁,應更大膽地「鬆綁執業門檻」,建立「漸進式」的准入機制。

例如,修法讓已完成教育、只差國考的「準護理師」,先以「助理護理師」身份,在督導下合法投入基礎照護。這能立刻緩解前線壓力。

總結,公報草案只解決了10%的問題。面對護理崩壞,我們需要打破常規的勇氣。與其討論外勞,不如務實鬆綁法規,讓我們自己的「準護理師」,成為即刻戰力。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