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76 ... A.640.html
在寶山之下,誰為孩子守夜?
金蓋紅
他們說,那是寶山。
可我只看見一座冷峻的山,山頂坐著不肯下來的長者,山腳下是年輕人孤獨地守著夜班,時薪九百,像是給一位按摩師的報酬,卻要求他承擔新生兒的生死。
他們說,那是學習的機會。
可我只聽見一種古老的情勒:你若有理想,就不該談錢。你若有熱忱,就該忍耐。你若想升遷,就該蹲好蹲滿,直到論文點數湊齊,直到老人退休,直到你也變成不肯下來的那一位。
他們說,那是榮耀。
可我只看見一種制度性的羞辱:責任無限,薪資有限;病歷自己寫,I/O自己整理,夜班自己值,白天還要寫論文。這不是榮耀,是一種文明的錯位,是一種對誓言的背叛。
他們說,那是台灣最好的醫院。
可我只看見一種文化的畸形:資深者佔據資源,拒絕值班,拒絕調薪,卻要求年輕人以「寶山人」的身份,吞下不合理的待遇,還要感恩。
他們說,那是假消息。
可我只看見一種熟悉的轉彎:當真相太醜,就說是假的;當數字太低,就說是誤會;當批評太多,就說是帶風向。可那張徵才文,無論真假,都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一個科別的困境,一個世代的疲憊。
他們說,那是醫療的使命。
可我只想問:使命是否該以犧牲為代價?誓言是否該以貧困為榮?若制度不給尊嚴,那麼逃離不是背叛,而是自保。若改革無望,那麼沉默不是忠誠,而是共犯。
他們說,這是我們的選擇。
那麼我選擇說出來。
選擇揭開遮羞布,選擇不再用「月薪」掩蓋「時薪」,選擇不再用「光環」掩蓋「勞動」,選擇不再用「理想」掩蓋「剝削」。
因為在文明的裂縫中,
總要有人守夜。
但守夜者,不該是被遺忘的影子。
他們該被看見,被尊重,被合理對待。
否則,這座寶山,只是一座空山,
回音裡滿是孩子的哭聲,與醫者的疲憊。
在寶山之下,誰為孩子守夜?
版主: 版主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