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huez5460 寫:
2008年06月18日蘋果日報論壇
腸病毒的恐慌與應對(謝炎堯)
腸病毒71型於1975年和1978年兩度在東歐大流行,1997至2000年間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大流行。1998年估計台灣至少有13萬人得病,78人死亡,病毒可能由旅客自馬來西亞帶進台灣;之前在1980年和1986年已有兩次小規模的流行。
腸病毒71型在過去40年中,於全球各地流行,不是台灣特有的地方性疾病。許多病人感染腸病毒71型沒有出現症狀,絕大部分的病人會在4至6日內自然康復,只有少數病人會併發腦膜炎和急性肺水腫。世界各國沒有像台灣這樣慌張,是有人別有居心,放話操作。
國家衛生研究院宣稱三年前已完成抗腸病毒藥物的動物驗,但是藥廠認為無利可圖,沒人有意願接手後續的開發研究,此說不能成立,因為腸病毒 71型流行全世界,如果能研發成功,可以暢銷全球,絕對有利可圖。真相是藥廠的專家不相信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研究人員不用雞隻或鳥類作為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對象,對不會感染禽流感的其他動物施打疫苗,宣稱研發出禽流感疫苗。
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
謝炎堯
幾項疑問:
(紅色部份)
既然說許多病人感染腸病毒71型沒有出現症狀,會在4至6日內自然康復,只有少數病人會併發腦膜炎和急性肺水腫。 這種"不太會死人"的疾病的疫苗真的會如謝炎堯所預測的可以暢銷全球,絕對有利可圖嗎? 理由和根據何在?
看看A型肝炎疫苗的接種率有多少? A型肝炎也是很少致死,多半會自然康復。
(綠色部份)
疫苗研發不是僅可以單純拿天然宿主來做而已。 就小弟所學的, 實在看不出拿其它種動物(ex. mouse)來用於研發禽流感疫苗這種做法有什麼不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