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這一篇再浮出來
不知道有沒有大大可以提供臨床經驗!
基礎:
CLEC5A受體裡有擷抗性抗體及阻擾性RNA
之前 auricle大大提供
臨床症狀 一、典型登革熱
1、 潛伏期:5~8天。
2、 前驅症狀:在發熱數小時至12小時前,可能有頭痛、厭食、僵硬、違和、臉部潮紅。
3、 發熱:體溫驟然昇高至 39~40℃,而後持續5~6天。
4、 疼痛:在首24小時內,四肢酸痛、關節痛、肌肉痛、背痛、後眼窩痛、畏光。
5、 發疹:第3或第4病日,出現疹子,先發生在胸部、軀幹再擴散至四肢及臉部,有時會引起全身發癢。
二、登革出血熱
1、有發燒等典型病癥。
2、出血性癥候:如止血帶試驗陽性,輕微或嚴重出血現象。
3、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數目≦105?? /mm3。
4、血液濃縮:血比容上升超過正常時20%,出現血管通透性明顯增加的證據,如低蛋白血症,胸膜或腹膜積水。
三、登革休克症候群
1、有出血性登革熱病癥。
2、低血壓,脈搏微弱至幾乎測不到,脈搏壓≦20mmHg。
疑似病例的病例定義 一、典型登革熱:以下四項若有第一項,並有二、三、四中任一項者,就認為是疑似病例。
1、發燒38℃以上。
2、激烈頭痛,後眼窩痛,骨頭關節或肌痛。
3、發燒3~-4天後身上呈現紅疹。
4、發病期間全身發癢。
二、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完全符合下列標準者,即認為是登革出血熱疑似病例。
1、發燒38℃以上。
2、任何出血表徵。
3、血小板減少症(<100,000/ mm3)。
4、有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檢驗證據,比如血液濃縮(血比容增加20%),胸膜滲液,低蛋白血症。